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33章 第三十三章

關燈
第33章 第三十三章

周慈青招呼著楊縣令進屋, 又問他可飲得近來縣城裏風靡的奶茶。

楊縣令不好推辭,便說:“是能喝這些,貿然造訪,倒是叨擾了你們。”

周慈青笑道:“您不嫌我們粗茶淡飯就可以了。”

倆人都是利落痛快人, 先是寒暄了一陣, 覆又極快地步入正題。

楊縣令問:“我近來聽聞你這竟有兩樣高產作物, 既味美又能果腹, 可是真的?”

實則如若不是有了確定的消息, 他不會特地來問周慈青。

周慈青便點了頭,說:“確實如此。說來慚愧,我也不曾想到這兩樣作物的產量如此之高, 本是打算獻於縣令,哪裏曉得縣令您竟是親自來訪了, 倒是叫我自愧弗如。”

吳長庚瞥了他一眼, 不言。

縣令倒是很高興:“難為你想到了朝廷,此事若是真的,我自會稟明聖上,為你請功。況且如今有了這些產物,那便是能活人無數, 真算得上是功德無量的一樁大好事。”

周慈青在心裏又嘆, 這還真是個一心為民的好縣令。

他們也是運道好才碰上這樣難得一見的好官。

周慈青對楊縣令的要求自是應下,又帶著他去看了那兩樣作物,又和吳長庚一並下廚煮了來吃, 還想邀請楊縣令去嘗嘗生的紅薯。

不過楊縣令的反應竟也和那些村裏人差不了多少,不舍得吃太多, 都說是要留種呢。

周慈青還跟楊縣令說:“這發了芽的土豆是吃不得的,吃了還要中毒。”

又是叮囑了楊縣令好些該如何種植的話, 怎麽食用效果最佳,不提。

可惜了這回的土豆是做不了薯條薯片等各色美食了,不過待明年後年想來會有不少,不必煩擾。

楊縣令顯然是坐不住了,還吩咐人過來運了土豆紅薯回去。拿了東西,自然都是給了錢的,他不能無緣無故拿百姓的糧食,哪怕皇帝得知了之後會給周慈青獎賞。

終究是把此事解決了一半,周慈青心安不少。

他同吳長庚說:“有些種子是我托一些過往行商捎帶回來的,此前並不知曉它們都是什麽作物。早知如此,我就該謹慎些了。”

周慈青是個聰明人,前邊那辣椒和玉米還能說是自己身上早就帶了的。日後系統給他那些種子沒個出處該如何是好,自然要安個名頭才能解釋它們的來歷。

如此,早早地就得定了那解決的法子。

吳長庚說:“有些事並非總如我們的願,只要自己警惕些就行。且世上惡人有不少,好人也都是有的。原本就沒有早知道一詞可言,我們只需問心無愧就好。”

周慈青曉得他這話說的在理,也笑著道:“長庚哥說的對。”

他就不再理會這事兒,而是和吳長庚又過起了田園般的閑適生活。

只他總覺著吳長庚近來有些古怪,好似總和他有些距離,總不像從前那般親昵。

他覺著有些傷心,正巧這秋日逐漸放涼,夜間倒是睡在了一塊。炕和床貼在一起,他不免滾到了吳長庚身旁,觸得了些許熱量。

周慈青思索片刻,到底還是開了口:“長庚哥,你近些時日來對我有些疏遠,是我做錯什麽了麽?”

倒是顯著有幾分可憐可愛。

夜裏頭熄了燈,窗戶也給稻草搭上了,倒是看不清人影和面龐。

吳長庚自是瞧不見周慈青臉上是如何的光景,只是聽著他那話倒不免心裏頭一驚,一面想著周慈青的感官如此敏銳,一面又答道:“你如何會這樣想呢?我並未如此。只是近來事多,忙活了不少,所以才顯得忽視了你,倒是我的過錯了。”

是了,本就是他心生了妄念,才做了避著人的過分事,還反讓周慈青患得患失。

周慈青抿了嘴,靜默了一會兒。

不過片刻,他又道:“長庚哥,你同我說實話可好?如今你我相依為命,本該坦誠相待,什麽事是說不得的呢?”

他是不信吳長庚嘴裏的胡話,吳長庚自個也不信。

吳長庚嘴裏好似塞了一堆黃連,心也被放在了油鍋裏翻來覆去煎個不停。

斷袖分桃一事自古以來並不少見,甚至在有些人眼裏還是風雅之事,可到底不是正派。不少人打著交友的晃子,或是家中少爺書童行那齷齪汙穢之事,後頭又要成家立業,只當從前的事不過附庸風雅。

吳長庚捫心自問,他想要的是這般結果麽?若只是貪得一時歡享,他自可以表明心跡。

且周慈青他……即便是未曾有太多男女之間的風月之情,可打量他體態時微怔的神色卻做不得假。二人若是一時幹柴烈火,共赴那巫山雲雨也不無可能。

可那又怎能是長久之計呢?他又怎會甘心!

如若從一開始便並未嘗得情誼之美好,尚且還能忍得住。若是他嘗過了二人纏綿依偎的滋味,一生都難以放手,又該如何是好。

吳長庚還是道:“還是這段時日太累了,並無甚大事。不要多想,慈青,我永遠不會疏遠你的。”

只是近來怕自己孟浪冒犯了,這才遠了些,往後他都不會如此了。

周慈青聽了他的話,雙腮先是一紅,而後又有些失落起來。

他又不是蠢人,怎會不知吳長庚這是避而不談,非是他心裏真正的想法呢。

將心裏的難過又掩去,他翻來覆去的,竟是鬧到三更才睡下。

待他睡著後,吳長庚才勉強松了口氣,將滾到他身畔的周慈青攬在懷裏。

*

楊縣令到底是個利落人,做事幹脆。待土豆和紅薯種子運回縣衙後,便將此事一並寫在折子上陳情帝王。

楊縣令還附上了一部分的土豆和紅薯種子,封陵縣的官田要種下些,且帝王的皇莊也得種上,明年自是會見分曉。

他不放心這些珍貴的種子被旁人拉進京都,竟是親自護送,以示珍重。

且不說高產作物一事在朝廷上掀起了多大的風浪,無數人恭賀楊縣令做了一樁為國為民的大事,今後只怕早晚都會登上那宰執之位。

楊縣令他如今得了名利,往後仕途也會更通順,當然不會忘了助自己一臂之力的周慈青。且他也不是個貪功之人,自是將這事原原本本地說出來,為周慈青請功。

帝王龍心大悅,又在楊縣令隱晦暗示下,思及春耕時周慈青改善農具一事,立時賜下牌匾和一眾獎賞。

如今倒是還不能將獎賞都一並發下來,只能是等明年土豆和紅薯都收獲了才能見分曉,屆時賜予周慈青更多獎賞。

可農具一事到底是助了全國的收成,不論是誰都抹不去這功績。帝王自是獎了一套宅子,良田百頃,又是黃金若幹,布帛若幹。為的也是鼓勵天下人做些於農事而言有利的改進。

不日後楊縣令歸來,帶來的就是這般好的消息。

朝廷也來了人,還有上頭的公公親宣旨意,恭賀周慈青有所作為。

至於他是如何在楊縣令的相助下擺好架勢接旨,又是如何恭送朝廷來人,不卑不亢之態便暫且不表。

村裏人也還是頭回見到這般的陣仗,他們平生見識過最大的官便是縣令,更多的還是跟村長、裏正打交道。誰曾想周慈青竟然得了帝王的賞賜,入了皇帝的眼,直接躍了龍門。

這在他們眼中不可謂不是件大事!

連帶著他們吳家村這個小山村都出了名,惹來不少人的青眼。

至於曾經從吳家村裏搬出去的吳楞子一家又是如何後悔,他們是不會在意的。

蘇員外做主,在吳家村裏連擺了三天的流水席,為的便是慶賀此事。且這宴席還不需周慈青自個掏錢,一應費用皆由蘇家和村裏人承擔。前者是大頭,後者就是蹭個龍氣。

聖旨、牌匾,哪怕是叫他們看看,沾沾些喜氣也是好的。

周慈青也不攔著他們做這樣的好事,便是吳長庚也打心眼兒裏為他高興。

周慈青的野心確實在一步步實現。吳長庚瞧著,又喜又痛,心裏頭的苦也越發強烈。

他好似只有一身的蠻力,笨手笨腳地教著周慈青如何練箭鍛煉武藝,此外便什麽都算不上了。

吳長庚在旁陪周慈青領旨謝恩之時,從未有那樣一刻認真思慮過,他和周慈青之間的差異竟是那般大。

他又如何站在周慈青身旁,同他相配呢?

雲泥之別,不過如此了吧。

周慈青未曾覺察到吳長庚心底的仿徨,他掩得太深,總作出若無其事的模樣。且他們近日以來又忙上了,自是不會似往日那般追根究底,彼此交心深談。

這事便按了下去。

要說帝王賞賜下來最好的獎賞之中,最讓周慈青高興的就是那套宅子了,其他的都得往後排呢。

帝王要求,又有縣令相幫,周慈青的宅邸豈能差到哪去?

他又問了不少人,知曉這邊的習俗是要把那套新宅子清掃一番,請了竈神和相交的好友吃過飯後才能舉家搬遷。

這事倒也不急,一樁樁算下來得用好長時日呢。

周慈青同吳長庚此前便去看了那套宅子——

打從外面看來,這般大的宅邸便叫人望而生畏了。更不必說它朱門高闊,銅環耀目了,幸得一旁還有個小門方便進出。只是家中就他二人,真要住這般大的宅子,倒也可惜。

後頭至多再請幾個灑掃,燒火煮飯的仆人。又不似其他那等高門大戶,枝繁葉茂的,現下看來到底還有幾分蕭條。

可到底是帝王賜下的宅邸,不住也不大可能,屆時也只能適應著住下。

二人一並入內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